巍巍哉,朗華也;皇皇哉,朗華也
———朗華律師文化建設研討會側記
南京市律師協會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崔武律師
南京律師協會選舉我擔任本屆律師文化建設與宣傳委員會主任。這個位置原來由南京知名的律師劉宏先生擔任的。文化建設與宣傳是律師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環,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環。做好這項工作非常不容易。古人云:“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”。而律師與律所之大事,則在于文宣也。本屆文宣委員會成立以來的第一個活動就是于2011年11月12日下午我們在江蘇朗華律師事務所舉辦了“南京律師協會朗華文化建設研討會”。是日也,天朗氣清,惠風和暢。仰觀朗華之大,俯察發展之快,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實在太深了。
之所以研討這家律師事務所的文化建設,是因為現在律師界的牛人牛所雖多,而像我們江蘇朗華所這樣超牛的個人所并不多。這家所2010年8月份才掛牌成立,剛滿一年,辦公場所就搬了三次,從200多平米,400多平米,到1000多平米的超大豪華型辦公場所,發展速度讓人驚嘆,辦公環境讓人震撼。年租金八十多萬,投資人只有一個。而且這家律師事務所實行公司制,二十多個律師有底薪有保險。無疑是廣大青年律師理想的創業創新創優的樂土。
目前大型律所基本的運作模式是擺攤位,拿提成。所以律師單兵作戰,各自為政,管理松懈是正常現象。一些大所人雖多,但還不是刀耕火種的原始作業模式?!所以我曾經提出“不求最大,但求最好”的辦所理念。我不是反對辦大所,我主張辦大所,就要大的實在。朗華所就是我心中大而實在的所。說它大而實在,辦公場所氣派不用說了。巍巍哉,朗華也。皇皇哉,朗華也。個人所有辦得這么氣派的,南京很少。說它實在,就是律師事務所的投資人就是一個,避免了大所普遍存在的一盤散沙。我見得太多的大所合伙人之間的大打出手,議事癱瘓。我認為一個律所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領導核心。有人主張大所要一年選一次主任。我認為主任不能換的太頻繁。泛民主是不可取的。一個所的領導換來換去,必將導致人心離析。
但是一個所沒有一個好的領導,律師卻是三個月也呆不住的。這個確實也是一個悖論。可見一個大所能否有一個好的領導,是發展的關鍵。有牛所,必有牛人。而武孝奎律師就是這樣的牛人,一個好的律所當家人。
我和武孝奎律師三年前是同事。那時他剛剛做律師不久。給我印象就是舉止斯文得體。他是政府公務員出身,做過副鄉長。在基層經過摸爬滾打的歷練。他的起始學歷是中專畢業,后來通過自學考取律師。碩士研究生畢業。現任南京市安徽商會副會長兼執行常務副秘書長。短短幾年律界打拼,發展如此驚人,可見并非名校畢業才能干成大事。如今士別三年,忽成牛人。讓參加研討會的同行們羨慕不已,崇拜不已。武孝奎律師創辦的朗華所,我認為有幾處值得我們圈點。首先,個人所,沒有用個人名字命名,有利于人才的匯聚。大凡律師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質,也有很強的獨立性。不用個人名字命名,可以給優秀的人才更好的發展空間。我佩服武孝奎律師有這樣的遠見和氣度。其次,武孝奎律師推行公司化的經營模式,有利于律師分工合作,避免律師成為萬金油。該所采取底薪加獎金的授薪方式,便于律所選擇需要的律師,也有利于年輕律師的成長。當然,這么多人需要授薪,主任的壓力可想而知。武孝奎律師自有他獨特的展業絕招。那就是利用鄉友的資源,創辦南京安徽商會、南京滁州商會等,通過商會來積聚人脈,儲備潛在客戶。在南京的安徽籍律師太多了。但不是每個安徽籍律師都有這個組織能力的。武孝奎律師在做人做事上如果得不到精明的商家信任,是不可能一呼百應的。這個是我最為佩服的一點。也是最值得我們圈點,最值得我們律師學習的。文化是一個律師事務所的靈魂。而發展理念是靈魂中的靈魂。如果沒有這些獨特的發展理念,朗華怎么能一年三個樣呢。
在研討會上,武孝奎主任給我們播放了專題片,還介紹了他對朗華文化的理解。特別是他對朗華律師的價值追求做了一個很好的定位,那就是做品行高尚的律師、做誠實守信的律師、做有責任感的律師、做有遠見卓識的律師、做胸襟寬廣的律師、做學習型律師、做專家型律師、做談吐得體的律師、做行為嚴謹的律師。看的出,孝奎兄不僅在律所群體文化上有營造,在律師個體文化上也很著力。朗華文化研討會開的很成功。十多位委員全部到齊。各位委員都是業界知名,在大家都很忙碌的情況下,能夠齊聚朗華,透過“朗華現象”,商討律師文化繁華大計,讓我這個新任主任倍感欣慰。感謝武孝奎,感謝朗華的孜孜探索,更感謝他們的不吝付出。我們要讓這樣的文化研討會成為律師界的“蘭亭會”,律師界的品牌推介會。